山东省实验中学 http://sdshiyan.jinan-edu.cn/
中心校区 地址:济南市经七路73号 电话:0531-86016713
东校区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稼轩路11716号 电话:0531-88991561
德润校区 地址:济南市浆水泉路39号 高中部电话:0531-58537007,初中部电话:0531-5853700

山东省实验中学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建校于1948年,是山东省首批省级重点学校、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学校办学性质为公办高中,目前拥有中心校(走读)、东校(寄宿)、鹊华校(寄宿)3个校区,教学班117个教学班,6100余名学生。2001年,成立东校;2013年,建立济南西城实验中学;2017年,山东省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成立,2018年,教育集团纳入大学城实验中学;2019年,纳入济南新航实验外国语学校并开始招生;2023年,托管德润学校;2024年,鹊华校区开始招生;盛福校区目前在加紧建设中。
山东省实验中学教育集团
山东省实验中学中心校区 地址:济南市经七路73号 电话:0531-86016713
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区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稼轩路11716号 电话:0531-88991561
山东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 地址: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张公柳大街6777号 电话:0531-88798029
济南西城实验中学 地址:济南市槐荫区德州路1999号 电话:0531-81605108
济南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 地址:济南市大学城瓦特路568号 电话:0531-89616800
济南新航实验外国语学校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经十东路27803号 电话:0531-59516617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截至2021年12月,山东省实验中学拥有教学楼,办公楼、体育馆、图书楼、塑胶田径场、各类实验室、网络教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艺术专用教室等设施完善的教育教学场馆。
国际教育
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山东省实验中学于2011年开设中美高中课程实验班,在全省率先引进"美国高中课程暨AP课程",以此将世界上教育最先进国家的高中课程体系、教学理念和教育手段引入济南市,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接受最先进的中学教育,为进入常春藤等国际名校架设桥梁。连续九届毕业班、680名学生,凭借优秀的学术成绩和全面的个人素养,在全球竞争平台上受到国际顶尖高校的特别青睐并被全部录取。
师资力量
山东省实验中学拥有教职工570余人,其中有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特级教师16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山东省教育创新人物3人,齐鲁名校长、齐鲁名师5人,省市级教学能手26人、济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0人。
少年空军
2015年3月,教育部发出通知,确定山东省实验中学等16所省级示范高中为空军首批青少年航空学校承办中学。空军招飞机构将会同相关部门和承办中学,展开招生宣传和选拔工作。
办学成果
以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为依托,深入挖掘学生特色才能。孙宇新荣获第17届国际地理奥赛铜牌,杨博文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银牌,在第十八届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大陆选拔赛中获4金7银3铜,15名学生入选山东省2021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刘至理、解天佑获第十四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银奖;郭嘉仪、海晴获评省市“新时代好少年”;实验学子斩获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全球金奖、第17届国际太空城市设计大赛亚洲区总决赛团体亚军、2021年未来太空学者大会冠军、2021 NEC比赛全国团队总分金奖、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暨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中国区选拔赛决赛一等奖、HOSA 2021生物与健康未来领袖峰会2金7银10铜,在第七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第十八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第十四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中斩获佳绩,荣获山东省中华经典诵吟大赛”一等奖、第六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山东赛区特等奖、济南市“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冠军。山东省实验中学的学生在国际中学生赛事中为中国夺取17块金牌、8块银牌、3块铜牌。
山东省实验中学通过相声、京剧艺术进校园,普及太极拳,举办京剧联欢会、开展"修身"行动等活动,形成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底色;通过30 多个学生社团的成立,极大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开设研究性学习、行业体验、游学天下、公益活动等综合社会实践课程,使学生得以广泛接触社会,服务社会,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拓展出高中深化素质教育的广阔空间。
山东省实验中学社团活动十分普及,编辑和读者都是学生的《校园心理》《空间》发行百余期,走出了"八〇后作家群领军人物"张悦然等大批作家;"兰亭书社"成为山东省书协首个书法教学基地;"模拟联合国"多次参赛并获佳绩;“模拟政协”积极参与政协提案,4份学生提案成为2021年政协正式提案并得到市政协面复。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校园”“国家级绿色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示范校”“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先进学校”“全国中小学(幼)先进后勤学校”“模范职工之家(中华全国总工会)”“巾帼文明岗(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等数十项国字号荣誉称号。
文化传统
校徽:山东省实验中学校徽近似外圆内方结构。校徽的颜色为绿、黄两种主色。绿色环绕在校徽外沿以及内镶正方形中,黄色装点校徽的剩余部分。校徽正中部分为一朵花,寓意山东省实验中学的学生蓬勃健康发展。整个校徽看上去充满生命力和朴实感。
校训:博学日新,德行天下。
释义:要求师生终身学习,具有渊博而精深的知识;每天都要进步,具备创新的精神和能力;以"德"作为为人、处事、做学问的第一准则,把高尚的品格作为人生的首要追求。校训融合儒家文化底蕴与时代特点,正在逐步熔铸成山东省实验中学师生的文化人格。
一、办学性质:
公办高中
二、主管部门:
济南市教育局
三、办学地点:
中心校区:济南市经七路73号
东校区: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稼轩路11716号
鹊华校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张公柳大街6777号
四、联系方式:
山东省实验中学中心校区 电话:0531-86016713
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区 电话:0531-88991561
山东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 电话:0531-88798029
五、办学规模:
学校现有117个教学班,6100余名学生
六、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432.24亩,拥有教学楼,办公楼、图书楼、实验楼艺术楼、风雨操场、塑胶田径场、各类实验室、网络教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艺术专用教室等设施完善的教育教学场馆,教室内配备了LED护眼灯、光能黑板、多媒体一体机,内部配套达到省级Ⅰ类标准。建有校园监控系统、校园广播电视台、网络信息中心、塑胶田径场、塑胶篮球场等。
七、办学特色:
学校努力体现“实验性”和“示范性”的办学特色,鲜明地提出“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的教育理念。以“引领式”德育课程体系激发学生成长的主动性和内驱力,现已创设四项“济南市德育品牌”。其中同伴引领课程——通过“学长制”使良好的校园文化和美好品德在历届学生中传承,该项目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获评教育部2018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
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学校积极探索新课程新理念,对标新高考“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充分满足学生选择需求,切实强化生涯规划指导,新高考改革稳步落地,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高考成绩连创新高。
八、师资水平:
正高级教师9人,特级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齐鲁名校长、齐鲁名师3人,省市级教学能手9人,全国、省市级优质课评比获奖者百余人。
九、荣誉奖励:
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校园”“国家级绿色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等数十项国字号荣誉称号。教育部领导多次高度评价学校的育人举措和办学成果,很多做法和经验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成为齐鲁素质教育的领跑者并跻身全国知名高中。2020年被教育部评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获评济南市“领航学校”示范校。目前已成为90多所名优高校优质生源基地,语文、数学、化学学科入选北大“博雅人才共育基地”,与清华、上海交大等高校均建立了密切的伙伴教研关系。
十、历史沿革:
1948年10月18日,济南特别市市立二中(山东省实验中学前身)成立。1949年,学校更名为华东大学附属中学;1950年,正式更名为山东省实验中学;1960年,学校由原校址(经六路小纬四路)迁至山东大学堂旧址(经七路73号);1971年,改名为济南第二十二中学;1978年,恢复校名,1986年,停止招收初中班级(1988届为最后一届)。2001年,成立东校;2013年,建立济南西城实验中学;2017年,山东省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成立,2018年,教育集团纳入大学城实验中学;2019年,纳入济南新航实验外国语学校并开始招生;2023年,托管德润学校;2024年,鹊华校区开始招生;盛福校区目前在加紧建设中。
方奎明,山东省实验中学党委书记 全面主持学校党委工作。
刘允锋,山东省实验中学副校长 统筹三校区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工作,负责中心校区党建、意识形态、党风政风行风评议、校园安全、信访维稳、统战、社区联络等工作;负责中心校区规划统计、资源配置、预决算、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资产后勤管理、教育装备、应急管理。分管中心校区党群工作部、后勤保障部、安全保卫部、财务中心、国际部、老干部科。
岳本文,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副校长 负责东校区党建、意识形态、党风政风行风评议、信访维稳、统战、社区联络等工作;负责东校区组织人事、规划统计、资源配置、预决算、财务管理、内部审计、资产后勤管理、教育装备、校园安全、应急管理。分管东校区办公室、组织人事部、党群工作部、后勤保障部、安全保卫部、老干部科、工会。
范海沛,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副校长 主持东校区工作。负责东校区教学、教师专业发展、质量检测、教育信息化、语言文字工作,东校区德育、文明校园创建、学生资助、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国防教育 (动员)、学生安全教育、关工委等工作。分管东校区教学管理部、课程建设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部(团委)。
李 丽,山东省实验中学副校长 主持德润校区工作。
于永水,山东省实验中学副校长 主持中心校区工作。负责中心校区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学科竞赛组织和课程建设工作,以及质量检测、教育信息化、语言文字、校报校刊等工作。分管中心校区组织人事部、教学管理部、教师发展中心、升学指导中心、课程中心、综合改革办公室。
于 莉,山东省实验中学纪委书记 负责三校区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督导工作,以及招生、新闻宣传工作;负责中心校区德育、文明校园创建、学生资助、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国防教育 (动员)、学生安全教育、关工委等工作。分管学校工会、妇委会、宣传中心、督导室、招生办公室、中心校区办公室、学生发展部(团委)。
王 飞,济南先行实验中学副校长 主持鹊华校区工作。
学校历史
1948年9月,济南解放的战火刚刚熄灭,为尽快稳定解放后的局面,培养新中国建设人才,党和政府决定以基础较好的济南市第二临时中学师资为主,以一临中校舍为主,成立“济南特别市市立第二中学”,这就是山东省实验中学的前身。1948年10月18日,市立二中正式开学上课,校址在经六路小纬四路(今济南三中校址),这一天成为山东省实验中学诞生的日子。
1960年山东省实验中学迁到现本校区校址:杆石桥西济南市经七路73号。对于这个校址,济南教育史研究专家瞿雷先生在《杆石桥外》一文中做了如下富有诗意的回顾:老济南永绥门外杆石桥西有方“文脉天地”,此地“魁星”高照,“文曲”争辉,现在是山东实验中学本校区的校址。昔日老先生们经常提及的“杆石桥外”,应该是指这个地块。说起这“文脉天地”,不得不说说清末的“山东大学堂”,这里正是山东大学堂的旧址。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九月,山东巡抚袁世凯创办了济南第一所现代学校——山东大学堂。依据《山东省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学校设立课程共有十门,其中包括了发展近代工业所急需的商学、工学、矿学、测绘学等。由此,官办山东大学堂正式开立。大学堂初设济南城里的“泺源书院”,这时,经反复打探观象,确定在济南永绥门外杆石桥西购风水宝地140余亩,始建新校。新校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落成,是年冬山东大学堂喜迁新址。这时,山东大学堂改名为山东高等学堂。
山东高等学堂有房舍1700余间,大操场九百多平方丈,是全国最早拥有发电所、使用自来水等现代设施的大学堂。学堂的建筑系中西合璧,高大宏伟,罩棚式四柱三门的校门面对南马鞍山,高耸于层层青石台阶之上,六扇大门高约四米,上方悬挂山东巡抚周馥题写的“山东高等学堂”横匾。
学堂还设有大礼堂、图书馆、阅览室、浴室、理发室。学堂右侧,有外籍教师的两层楼房两座,为美、英、德、日籍教师居住。左侧为学堂监督(校长)之官舍、对面为教职员眷属之宿舍。学堂为教职员子女读书便利,在宿舍区还设小学堂一所,由高等学堂的教师兼任施教。仅从当年“山东高等学堂”的校舍布局看,其规模堪称一流。
1926年,该校址辟为“山东高等学堂”法学院,后又历经山东省立高中等变迁,但杆石桥外这方校园一直是山东教育的风水宝地。
1949年1月,济南特别市市立第二中学改名为“华东大学附属中学”。 1949年9月,黄河遇到六十年来从未有过的特大洪峰。“华师大附中”组织的抗洪抢险突击队凭借着强大的战斗力,被抗洪指挥部命名为“直属中队”。华大附中抗洪抢险突击队奋战在黄河大堤上的情景,曾被当时的《苏联妇女》画报以特写镜头刊登在封面上。由于华大附中在抗洪抢险中的出色表现,学校获得了一个参观开国大典的名额。
1950年7月,华东大学同山东大学合校,迁往青岛。华东大学附属中学于同年7月改为“山东省实验中学”,担负“进行中学教育工作中的实验与改革”的使命,山东省实验中学成为全国最早命名的“实验中学”。
1956年山东省教育厅向全省推广山东实验实验中学经验。在这一时期,山东省实验中学一系列的教学经验在全省推广。
六十年代,上级把缩短学制的实验任务交给了山东省实验中学。从1960—1965年,学校先后五次采用五年一贯制,教学中实行精讲多练,口诀教学,边讲边实验,对比讲解,长课短讲,重点讲解、当堂巩固等多种新教法,保证并提高了教学质量。
1977年全国高考恢复,各届同学纷纷回到母校找老师索要复习资料,征询问题解答。实验教师决定开设大辅导课,没有张贴海报,更不收听课费,每天晚上都有各届学生几百人坐满大礼堂内的联排长椅,甚至窗台上也坐满了、大门外也站满了听众。最后老师们把黑板抬到操场上,来满足听课学生的要求。当时,由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师主编的一本辅导材料几乎成为山东省当年高考的权威辅导资料。
1980年,教学改革的浪潮在全国兴起。山东省实验中学接受了教育部新版中学教材实验任务。1987年在北京举行的新版教材实验总结大会上,学校被评为教材科研一等奖,经验在全国推广。山东省实验中学还是“新概念英语”最早的试用单位,这一实验成果如今已在全国普遍采用。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学科奥赛逐渐成为山东省实验中学的一大“亮点”。历年有多人进入冬令营,数百名同学通过学科奥赛被保送升入重点大学。
2004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我校作为省教育厅确定的省级新课改重点实验联系校,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在全新的教育轨道上探索的使命。山东省实验中学率先在全省开齐开全新课程八大领域全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全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以“基础课程体系、校本课程体系、德育课程体系、国际课程体系”四大类课程为内容的多元课程体系已日趋完善,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实践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媒体报道。
2009年,我校被山东省教育厅命名为首批“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我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15年,《高中推行学长制的实践探究》被教育部评为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7年,学校被授予首批“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2020年,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名单,山东省实验中学名列其中,是济南市唯一入选的高中学校。
1、潍坊一中(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 2025-10-25
2、问道青岛采众长 共谱教育新乐章——严华银教授专家工作站学员赴山东青岛 2025-10-24
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教育考察团莅临常溪小学参观交流智慧校园建设工作 2025-10-24
4、2022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在山东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 2025-09-24
5、山东自考本科报名每年有几次?报名费用是多少? (最新成人高考问题解答) 2025-09-23
6、2022西南科技大学在山东录取分数线(2022年专业录取分数汇总) 2025-09-23
7、2022黄山学院在山东录取分数线(2022年专业录取分数汇总) 2025-09-23
8、2022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山东录取分数线(2022年专业录取分数汇总) 2025-09-23
9、2022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在河北录取分数线(2022年专业录取分数汇总) 2025-09-23
10、2023春考录取分数线,2023山东春考分数线 2025-09-22